7月16日晚,淮安市首台原创歌舞剧《淮阴侯韩信》震撼首演。
对淮阴人来说,韩信从来不是史书上的铅字。他是街头巷尾代代相传的“兵仙”,是“胯下之辱”里藏着的韧性,是“一饭千金”中裹着的赤诚,更是从这片土地走出去的“国士无双”。这位西汉开国功臣、“汉初三杰”之一,用一生书写的传奇,早就是淮阴文化最深沉的注脚。如今,家乡人用歌舞剧的形式,把这份骄傲搬上了舞台。
序幕“筑坛拜将”一开场,就把人拉回那个金戈铁马的年代。四幕剧里,“胯下之辱”的少年身影,是淮阴街巷曾见证的隐忍;“灭楚兴汉”的沙场豪情,藏着故乡人骨子里的勇毅;“伪游云梦”的无奈、“钟室悲歌”的悲怆,更让这位“兵仙”有了家乡人才懂的温度。“太震撼了!”观众吉洪洪的话里满是自豪,“舞台上的每一幕都牵动着淮阴人的心。以前听老人讲韩信的故事,今天在台上真真切切看见了,这才是最生动的家乡历史课!”“作为淮阴人,感到特别有共鸣。”观众王丹丹说,“韩信面对困难的那股劲,不就是咱们常说的‘不服输’吗?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,都该来感受下这份来自家乡的精神力量。”
135套复刻秦汉风貌的服饰里,藏着考据者对本土历史的较真;简约厚重的舞美设计,暗含着淮阴古城的沉稳气质;现代灯光与投影交织间,仿佛能看见古淮河的水波映着千年月光。当原创音乐响起,舞者的每一个动作、演员的每一句台词,都像是在跟家乡人诉说:这是咱们淮阴自己的故事。
“每一次演出前,我都像是在与他进行一场时空的对话。”韩信扮演者之一孙子轩眼里有光,“我是淮阴人,演韩信不只是演一个英雄,更是在传递家乡的精气神,感到太荣幸了。”
同样为了演好这个角色,另一位韩信扮演者刘红开翻遍了关于韩信的史料典籍:“越查越觉得,他的精神早就在淮阴大地扎了根。我要做的,就是让这根脉在舞台上活起来。”
首演落幕,掌声里藏着的是淮阴人对家乡文化的深深眷恋。淮安市文工团团长干建青说:“这只是开始,我们会好好打磨,让韩信的故事、母爱之都的温情、千年古县的底蕴,被更多人知道——因为这是淮阴最亮的名片。”
免责声明:本网转发此文章,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,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、消费建议。文章事实如有疑问,请与有关方核实,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,仅供读者参考。